「我又沒有化妝,只擦了防曬、BB霜而已,應該不用卸妝吧?」這句話,幾乎是每一位有粉刺或痘痘困擾的客人都說過。但事實上,這正是導致粉刺反覆、膚況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許多人誤以為「卸妝」是針對彩妝使用的,但真正該卸掉的,其實是「附著在皮膚表面、阻礙正常代謝的那一層膜」。這層膜可能來自粉底、隔離霜、防曬霜、BB霜、潤色乳、粉餅、甚至含油的防曬噴霧。當這些成分與皮脂混合、悶在毛孔裡,就會變成粉刺、閉鎖性痘痘、發炎痘的溫床。
BB霜不是保養品,而是底妝
BB霜的全名是「Blemish Balm」,最早來自韓國,是一種結合了潤色、遮瑕、防曬、潤膚的多功能底妝乳。
雖然它看起來「像乳霜、像保養品」,但本質上仍是化妝品。為了讓膚色均勻、修飾瑕疵,配方中常含有以下成分:
顏料粉體(如二氧化鈦、氧化鐵)用來潤色與遮瑕
油脂、矽靈、聚合物形成滑順的延展與服貼膜
人工脂類讓質地細緻好推、久不脫妝
這些成分的目的,是讓皮膚看起來好,而不是讓皮膚變好。它們大多停留在皮膚表面,並不會被肌膚吸收,更不屬於保養品的範疇。
不卸妝的後果:毛孔持續「被封印」
這些底妝成分若沒有被徹底清除,就會覆蓋在毛孔開口處。白天皮脂不斷分泌,卻出不來,只能被困在底下。時間一久,皮脂氧化、變硬,與老廢角質混合,就成為你指尖摸到的「粉刺顆粒」。
更嚴重時,毛孔內環境缺氧、潮濕、溫暖,是最適合「痘痘菌」繁殖的條件。於是,一顆又一顆的小紅痘開始冒出。你可能以為是荷爾蒙、飲食或壓力問題,但真相很可能只是——底妝沒卸乾淨。
底妝中最容易誘發粉刺的成分
底妝類產品之所以容易讓痘痘肌惡化,主要來自兩大問題:油脂比例與粉體顆粒。
① 油脂比例過高
部分產品為了提高服貼與延展性,會添加高比例的礦物油或合成脂。這些油脂會與皮脂結合、阻塞毛孔,若再遇上氣候潮濕或睡前未卸妝,毛孔更容易被「封死」。
② 粉體粒徑過細
粉體(如氧化鐵、滑石粉)雖能修飾膚色,但微小的顆粒容易卡進毛孔中。當這些粉體與油脂、汗水混合,就會變成「固態粉刺塞」,堵在毛孔開口。
「人工脂」的隱藏風險:乾中帶刺激
有些人會選擇「清爽型、防水型、控油型」BB霜或隔離乳,以為這樣就不會悶痘。但實際上這類產品多半以「人工脂類」取代天然油脂,擦起來雖乾爽、清透,卻更容易造成皮膚乾裂、角質層受損。皮膚表層一旦破壞,反而更容易發炎、泛紅、刺癢。
所以很多人會覺得「越輕薄的妝反而越刺激」,那不是錯覺,而是皮膚屏障正在被過度清潔與殘留化妝膜雙重折磨。
正確觀念:裸妝也需要卸妝
只要你擦了防曬、隔離、BB霜、粉底液或潤色乳,就該卸妝。建議選擇溫和又乾淨的卸妝油,以油溶油的方式帶走妝膜與多餘皮脂,再使用胺基酸洗面乳進行二次清潔,讓肌膚回到乾淨又不緊繃的狀態。
每天的清潔,是讓毛孔重生的第一步。 一旦卸得乾淨、洗得正確, 你會發現:皮膚開始變得透亮、粉刺不再堆積
- Elsa -
